您好! 欢迎来到 河北大学智慧就业创业管理服务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北京市各区人才引进和奖补系列相关政策解读

时间:2024-06-05信息来源:河北大学创新创业指导中心 信息访问量:?

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有效的人才激励政策,对吸引和留住优质人才起到极其重要作用。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地理位置优越,在“京津冀一体化”和“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人才。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围绕住房、就业、落户、创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与举措,接下来就让我们从政策角度出发一起走进北京、了解北京。


政策详情

一、房补安居
根据北京市住建委发布的《关于优化住房支持政策服务保障人才发展的意见》,北京人才房是租购并举、以租为主的:以配租公共租赁住房为主,配售共有产权住房、发放人才租房补贴为辅,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对符合条件的人才给予住房支持。
(一)住房补贴
   市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可通过发放租房补贴方式解决住房问题,由相关主管部门确定人才标准和范围后,会同市财政部门另行制定。

各区人民政府可结合实际制定人才租房补贴标准,通过向引进人才发放租房补贴方式解决住房问题。租房补贴资金由各区人民政府统筹解决。以下为北京市部分区人才住房补贴标准。
1、经开区

亦城顶尖人才免费提供面积最高260平米的专家公寓一套。亦庄新城范围内无住房的亦城杰出人才,可按照不超过市场租金价格40%的标准、承租面积最高210平米的专家公寓一套,或免费居住面积约90平米的国际人才公寓一套。亦庄新城范围内无住房的亦城领军人才,可按照不超过市场租金价格40%的标准、承租面积最高170平米的专家公寓一套,或免费居住面积约90平米的国际人才公寓一套。符合条件的亦城优秀人才,可按照经开区保租房有关政策申请住房保障。对于有购房需求的亦城顶尖人才、杰出、领军、优秀人才,可安排优先购买经开区共有产权房。
2、丰台区

英才选聘计划引进人才在丰台区工作期间免费享受人才公租房;“百名博士”招聘计划引进人才在丰台区工作期间配租人才住房。
3、平谷区

为突出贡献人才在平谷提供1套150平米左右、拥有自主产权的住房。其他类型人才可拎包入住专家小院、人才公寓、酒店式公寓,并享受最长3年、60%至100%的房租补贴。全职在平谷工作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可免费入住3年人才公寓,在平谷成家的可免费入住5年。
4、怀柔区

2024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可优先享受人才公租房、人才公寓、共有产权住房和商品房等各类人才住房保障。教师可提供教师宿舍。
(二)北京市人才住房申请条件
1、人才家庭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应具备以下条件:
(1)在本市无房,或在本市有住房但距离工作单位超过一定距离;
(2)本市、本区或园区需要的人才;
(3)本区认定的单位就业或签约达到一定年限,各区认定的行业或单位应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

具体申请条件,由各区人民政府或园区管理机构结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等因素确定。符合条件的人才应以单位名义在单位注册地或办公所在地集中申请。用人单位对申请人在编在职等情况进行初审,各区结合实际确定相关主管部门对人才标准、就业情况、住房情况等进行审核。通过审核的人才家庭可申请登记配租,配租工作采取登记制的方式组织实施。
2、申请共有产权住房的人才家庭应符合以下条件:
(1)符合本市共有产权住房申请条件;
(2)在本区认定的单位就业或签约达到一定年限,各区认定的行业或单位应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

具体申请条件,由各区人民政府结合本区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等确定。符合条件的人才应以单位名义在单位注册地或办公所在地集中申请。用人单位对申请人在编在职等情况进行初审,区住房城乡建设委(房管局)将初审通过家庭上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对共有产权住房购房资格进行审核,各区结合实际确定相关主管部门对人才标准、就业情况等进行审核。通过审核的人才家庭可申请登记配售。
(三)北京市人才住房租金

公共租赁住房项目整体面向人才分配的,租金标准由产权单位(长期租赁方式筹集的为运营单位)考虑项目建设、运营和管理成本,按照略低于同地段、同类型住房的市场租金水平确定,并实行动态调整。同一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由不同产权单位持有的,租金标准应保持一致。
市、区政府调配已运营的公共租赁住房房源面向人才配租的,租金标准按照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租金标准执行。
(四)北京市人才购房政策

经市级人才主管部门备案引进的非京籍优秀人才及境外个人(含港澳台居民),家庭成员在本市均无住房的,可以购买用于自住的普通商品房,也可申请购买一套共有产权住房。
二、人才补贴
(一)西城区:西融计划
1、资金奖励

一次性给予“杰出人才”100万元奖励,“领军人才”50万元奖励,“青年拔尖人才”30万元奖励;一次性给予海外高层次人才50万元奖励;根据个人年度综合贡献,按照一定比例予以奖励,最高100万元;设立引才“伯乐奖”,对助力西城引才的单位或个人,一次性给予最高100万元专项奖励。
2、服务保障

为经认定的高层次人才在引进落户、子女入学、人才住房、配偶就业等方面提供服务保障;颁发“西融人才卡”,每人每年提供最高10万元的专项服务资金,在医疗、文体、出行等方面,为人才提供高品质、套餐式、多元化的服务项目。
3、政治引领

积极从高层次人才中发展党员、推荐“两代表一委员”;优先推荐高层次人才参与国家、北京市、西城区人才评选表彰项目和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直通车评审。
详细标准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


(二)经开区:人才十条2.0
1、人才认定方式及专项奖励

采取“条件备案制、评审认定制、自主认定制、以赛代评制、以投代评制”等多种方式。对满足条件的,报相关会议审议决定后认定为相应层次人才。认定为亦城顶尖人才的,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根据顶尖人才及团队需要给予专项奖励资金;认定为亦城杰出人才的,分3年给予总额100 万元奖励资金;认定为亦城领军人才的,分3年给予总额50万元奖励资金;认定为亦城优秀人才的,分3年给予每年2.4万元奖励资金。依据进站博士后身份备案的,按照博士后相关政策享受补助,不再享受本规定的奖励资金。已享受“亦城领军人才”待遇,后又被认定为“亦城杰出人才”的,专项奖励资金额度不再进行补差。
2、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对正常开展博士后培养工作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每招收一名博士后人员进站,一次性给予30万元资助经费。其中10万元为进站博士后人员生活补贴。对于博士后出站后继续选择留在经开区工作,并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10万元一次性出站留区补贴。在站博士后直接备案为亦城优秀人才。
3、教育服务保障

根据亦城顶尖人才子女入学(入园)需求,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为符合条件的亦城杰出人才、亦城领军人才子女,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入学(入园)。为符合条件的其他人才子女提供入学(入园)服务保障。
(三)丰台区
1、英才选聘计划
(1)引进对象

面向社会引进教育教学管理人才10人,其中,中小学正校级干部各1人,中学副校级干部8人。引进优秀教师50人,其中,领军型教师30人,优秀青年人才(博士后)10人、优秀竞赛教练10人。
(2)待遇保障
①办理落户:根据《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市区人才引进规定以及户籍管理相关政策要求办理北京落户手续。
②子女入学:引进人才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按相关规定予以政策支持。
③领军型教师和优秀竞赛教练引进津补贴:引进人才经考核、评审合格后,分年度给付最高200万元津补贴。
④管理人才引进津补贴:根据市区相关规定,综合引进人才任职经历,享受相应级别绩效工资和津补贴。
2、“百名博士”招聘计划
(1)招聘对象
①列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能够正常毕业的2024年博士应届毕业生或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2022年、2023年高校博士毕业生。
②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的往届博士毕业生。
③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7月31日期间取得国(境)外学位并完成教育部门学历认证的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且人事行政关系在北京、未落实工作单位、未缴纳过社会保险的留学回国博士人员。
(2)招聘条件
①符合岗位的年龄要求,博士研究生35周岁以下。
②博士研究生期间所修课程成绩全部合格。
③符合回避制度的有关规定,以及具备岗位要求的其他条件。
(3)待遇保障

办理落户。根据《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市区人才引进规定以及户籍管理相关政策要求办理北京落户手续。
(四)平谷区:平谷人才十条

引进对象经平谷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评定、认定后,人才按类分级享受以下政策支持。
1、资金奖励
次性给予突出贡献人才100万元资金奖励(税后),一次性给予其他类型人才50万元、30万元、10万元资金奖励(税后)。对入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计划(项目)的给予1:1资金奖励。
2、引进落户

设立落户“绿色通道”,全力保障人才、配偶及子女的落户需求,直接推荐突出贡献人才,优先、快速推荐其他类型人才。提高办理时效,引进落户1年内办理完成,《北京市工作居住证》7天内办理完成。
3、家属服务

协助人才子女入读市、区公办或国际学校,优先保障人才子女在区内就近入托、入学。为人才配偶协调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市场主体解决就业需求。
4、交通出行

为突出贡献人才配备专车及司机,可便利出入区内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其他类型人才可享受公务用车服务。给予乘坐区内公共交通、定制班车等补贴。
5、就医养老

为人才购买医疗保险,提供健康体检、学术休假等康养服务。为人才及直系亲属协调就医,提供优质养老照料服务。
6、政治荣誉

吸纳优秀人才加入中国共产党或其他民主党派,推荐参选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成立人才协会、人才联盟,定期走访慰问人才,邀请参加重要会议和活动。定期组织开展人才认定,每两年评定奖励一批“突出贡献、自信自强、深耕厚植、创新引领、情系平谷”优秀人才。
7、本地服务

凭“人才一码通”可享受在平谷政务、商务专属服务,享受文体场馆、旅游景区、酒店民宿、生活服务等即时优惠。
8、创新创业

给予突出贡献人才用人自主权,可自主组建团队。给予全职在平谷工作的院士最高500万元科研资助。给予人才创业办公、场地等“三免两减”补贴,提供最高300万元担保贷款。人才创建“博士”农场可享受土地租赁费用补贴和最高100万元奖励。
9、能力提升

给予新入站博士后10万元科研资助。创建高层次人才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享受最高30万元培养资助。人才提升职称学历、赴境外学习深造、参加国家级活动可享受资金补贴。
(五)大兴区:面向国内重点高校毕业生“英才选聘”
1、个人成长奖励方面
(1)取得与工作领域相关的高级职称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给予个人最高2万元;
(2)支持周期内被国际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录取,取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博士学位证书的,给予50%学费支持,最高不超过5万元。
2、设立青年人才培训学校

依托京内优质高等院校教育资源,定期开展培训,举办人才沙龙、论坛等活动。
3、优秀人才培养资助

个人项目资助额最高10万元;拔尖个人项目资助额最高80万元;集体项目资助额最高50万元。
4、优秀青年人才专项服务

提供人才保障住房,支持优先购买共有产权住房。提供子女入学(园)服务、学习考察、配偶就业服务。
5、优秀毕业生引进支持

给予符合条件的引进的非京籍优秀应届毕业生连续3年,每年1万元租房补贴。
(六)怀柔区:雁栖计划

2024年优秀应届毕业生在怀可享受以下政策:
1、引进落户

党政机关、教育卫生系统录用的应届非北京生源毕业生全部予以户籍引进,驻区企业最终录用的应届非北京生源毕业生,由各企业根据相关引进政策,择优推荐引进落户。
2、跟踪培养

建立完善的实践锻炼机制,每年选派新录用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干部到北京市“三城一区”、中心城区以及重点工作一线部门学习锻炼,为人才成长提供实践锻炼平台。
3、贯通发展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每年招录的优秀应届高校毕业生,纳入全区优秀年轻人才“蓄水池”。三支人才队伍交流任职渠道畅通,国有企事业优秀年轻部择优调任公务员。
4、子女入学

针对人才子女入学(园)需求,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各学段,提供适龄子女入学(园)服务。结合学位空余实际和人才个性化需求,协助联系入学(园)事宜。
5、交流平台

定期举办青年后备人才培训班,开展青年人才交友联谊会、社区青年汇等系列活动,为青年人才搭建交流学习平台。
(七)昌平区:昌聚工程
1、资金奖励

对入选“昌聚工程”的各类人才(团队),给予奖励资金,用于改善人才(团队)工作生活条件。创新类、创业类、海外类人才最高可获得奖励资金50万元;青年类人才最高可获得奖励资金20万元;对重点引进的拔尖领军人才,最高可给予奖励资金100万元。对入选“昌聚工程”的团队,最高给予奖励资金100万元,团队中已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或北京市人才计划或“昌聚工程”的人员不再重复享受奖励资金。文化创意、金融等其他领域人才(团队)参照创新创业类人才标准执行。

以上人才(团队)获得的奖励资金分两年拨付,每年给予奖励资金的50%。
2、昌聚英才卡

入选“昌聚工程”的人才(团队),每人将获得“昌聚英才卡”,有效期两年,期间可凭卡连续两年享受每年不超过5万元的服务保障资金,重复入选的人员累计不超过10万元,用于体检疗养、培训交流、进修补贴、交通补助等方面,同时,凭卡享受以下“系列配套服务”:
(1)落户与居留。优先为人才(团队)申请引进落户政策, 优先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或《留学人员工作居住证》。
(2)子女教育。将子女入学(园)需求纳入全区年度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意见,积极协调昌平区公办、民办教育资源,为其接受优质义务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3)医疗保障。人才(团队)以及其配偶、子女,可在区属公立医院、驻区市属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驻区二级以上社会办医院等医疗机构,享受就医绿色通道、优先安排会诊、优先安排转诊、优先安排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医疗优先保障服务。
(4)住房保障。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原则,对符合北京市保障性用房相关政策的人才(团队),优先享受保障性用房配租配售。
(5)配偶就业。配偶需要就业的,按照双向选择为主、推荐协调为辅的原则,多渠道、多方式、分层次协助解决就业问题。
(6)便捷政务服务。享受企业注册、高新技术认定、人才政策解读、科技项目申报、社会保险办理等便捷政务服务。
三、应届毕业生落户政策解读
(一)应届生落户北京条件
1、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这7所高校毕业生符合条件可直接落户;
2、原则上本科不超过26周岁,硕士研究生不超过30周岁,博士研究生不超过35周岁。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条件仅针对毕业2年内未缴纳社保、初次就业的毕业生,有了社保就等于有正式工作,相当于失去应届生身份。
(二)落户材料
北京各区人才引进申报材料会有所差别,下方材料可做参考:
三方协议书(三份):学校需先盖章;
毕业生就业推荐表(一份);
统招统分证明(一份);
学习成绩单(一份);
四或六级英语证书复印件(一份);
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集体户口复印件(一份,含首页);
毕业证和学位证原件和复印件(一份):如尚未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可由学校在就业协议中对拟接收毕业生能否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的情况进行说明;
如需办理北京市身份证,则提供一寸白底彩色照片二张。
学生档案需在学校,未做过派遣。
(三)落户流程
1、首先在北京找到接收单位,并且此单位有户口指标。
2、将单位的接收函交给学校毕业分配办公室(或类似负责机构),他们会发给你派遣证。
3、拿派遣证、就业报到证、常住人口登记卡(在学校派出所保存)到公司人事部门办理北京户口迁移手续。办理结果会具体通知
四、其他创业补贴
北京市一次性创业补贴
1、补贴对象
以下人员在本市首次创办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创业组织)。
(1)北京市户籍
毕业年度及毕业两年以内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退役士兵;社会公益性就业组织“托底”安置人员;报告企业分流职工;农村劳动力(具有农业户籍的劳动力)
(2)不限户籍
入乡创业人员
2、补贴条件
(1)创业人员及其创办的创业组织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申请一次性创业补贴。
(2)创业人员在所创办的创业组织缴纳社会保险费且累计满6个月,其中入乡创业人员所创办的创业组织需招用本市户籍劳动力达到3名,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累计满6个月。
(3)创业组织自登记注册之日起正常经营且依法纳税1年以上。
(4)创业人员及所创办的创业组织信用良好,未被列入北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黑名单”。
(5)符合条件的入乡创业人员创办的创业组织,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可先行申领补贴资金的50%。
3、补贴标准
(1)对符合条件的创业组织,给予8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
(2)创业组织每招用1名北京市户籍劳动力,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累计满6个月的,再给予1000元补贴。
(3)每个创业组织补贴总额不超过1万元。

招聘热线: 0312-2945785,0312-5079445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

创新创业指导中心 版权所有 2015-2020